乌溪江畔缅怀先辈 革命老区爱心助学
发布日期:2021-06-07 浏览次数:564
1935年,刘英、粟裕带领数百名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战士,孤军深入国民党统治最严密的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在遂昌王村口镇建立苏维埃政府。挺进师的斗争,不仅从战略上策应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而且打开了江南一带团结抗日的新局面,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日前,秘书处全体成员连同杭州信达党支部一行,在杨新宇副秘书长带领下来到这里,继续开展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
宏济桥,1935年8月,红军挺进师第二纵队进驻王村口,在这座桥上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王村口苏维埃政府,粟裕作宣传演讲。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当我们走上这座不同凡响的古桥,早已看不到当年的战火硝烟,只有那精美且斑驳的雕栏,如同一幅历史画卷,承载着王村口人民推翻压迫、取得幸福的革命历史。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蔡相庙苏维埃政府旧址,这里是挺进师师部进驻王村口后的主要办公地和王村口苏维埃政府驻地;天后宫,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在在这里召开“八一”誓师大会。我们沿着乡野的石板路走去,静静的听着导游为我们讲一个个的红色故事,体会着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里,革命根据地遭遇着“房过火、人过刀”白色恐怖,被反动政府视为“赤匪”的工农红军,在王村口群众以死相助下,如何艰难的在浙南山区这个村子里坚持斗争,星星之火不灭,终成燎原之势。而此时此刻,我们虽与那个年代相隔甚远,却又何等真实的感受到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无畏精神,感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不易。
处于红色根据地的王村口镇中心小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苏维埃政府时期就深受革命思想熏陶,传承着红色基因,获“全国希望工程三十年示范学校”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杭州信达投资咨询估价监理有限公司与该校结对帮扶已经有12个年头了。今天,杭州信达党支部的代表与省协会秘书处再一次来到这里。党支部副书记金雷杰回顾说,12年前信达公司刚开始资助这所学校时,校名还是龙洋乡小学,全校学生只有30余人。之前的山区道路崎岖不平,有的学生从家里到学校要一、两个小时的路程,若是雨雪天气,求学之路更是艰难。记得那年,公司捐赠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车子开到遂昌境内就遇到山体滑坡,路上挖掘机、工程车在进行清障作业,就这样坑坑洼洼一路颠簸,距离学校还有三、四公里,道路被山洪彻底冲毁无法通过,大家只得借了板车,加上肩抗手抬,硬是把这批电脑送到学校。就这样,从杭州一早出发到达龙洋乡希望小学已经天黑。公司网管部门几位小伙伴们二话不说,顾不上休息连夜组装。第二天上午,同学们惊奇的发现,心心念念的多媒体教室终于梦想成真。
临近学校,看到老师带领同学们已经在路边等候多时。当我们为同学们送上精心挑选的各类书籍、学习用品,整个校园瞬时欢呼雀跃。有的孩子拿到书后,立即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那样的专注、那样的欣喜。这动人的场景深深感染了我们,这些山区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由此,我们也更加感到送到孩子手中这些书籍的意义,以及十二年来我们所付出微薄之力的意义。
校长邀请我们参加学校举办的“乌溪江畔学党史,庆六·一红色文化节”的文艺会展活动。老师和同学们用情景剧、歌舞、朗诵等形式宣传王村口红色根据地的光荣传统,宏扬爱党、爱国情怀,学校的退休教师们也积极加入。舞台上,“小红军”神情投入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期间,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如今的王村口镇中心小学是附近几个村镇学校合并而成,已经达到在校学生300多人的规模。在政府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加上社会各界关心,中心小学在这十余年间办学条件快速提升,校舍、教学设备等硬件均能基本满足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已经可以为师生们提供免费住宿。与校长交谈中,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这里的46名老师,几乎都是城市的有志青年,有的还是名牌大学毕业,他们追随红色足迹、怀抱报国理想,放弃待遇更高、职位更好的工作,来到这所山村小学。由于离家路程比较远,他们基本都是吃住在学校,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城里的青年人,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时脸上那亲切的神态和对未来的憧憬。
离开王村口,再回望一眼那满目郁郁葱葱的山色,回望一眼乌溪江畔这片英勇的土地。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红色基因,正由王村口小学的孩子们、由我们全中国所有年轻人发扬光大、永远传承。
秘书处 陈晓华 王玉芳 供稿